-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不止于备课
切换分站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红烛》是现代著名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一首现代诗,编入人教社统编新版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作为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红烛》最能体现他文学方面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学生可以借此与其他诗作的比较欣赏,体会鉴别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培养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有一些基础性的积累与经验,能大致感受到诗词的内容与情感。但在深入品读诗词以及将其内化为个人遣词造句的能力这一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平时在写作时缺乏字斟句酌的耐心与能力。同时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析还在学习积累的过程当中,教学中要关注鉴赏诗词表现手法的能力提升。
托物言志
物情:纯红无瑕 化泪成灰
人志:热血丹心 勇于牺牲
1、出示文题(pptx1)
2、形神兼悟品红烛(pptx2)
3、聆听名家朗诵,品悟红烛特征。(pptx3/pptx4/pptx5)
(生发言,师点评。)
红烛特征:形态:通体红透 纯净无瑕
表现:燃烧彻底 化泪成灰
探究交流:联系写作背景、作者情况,运用物我交融的思维方法,理解诗中蕴含的闻一多先生之“志”。(pptx7)
先生之志:赤子丹心 永葆忠诚
甘洒热血 自我牺牲
1、中国文人抒情多委婉含蓄,托物言志是常用手法之一。或浇心中块垒,或抒胸内抱负,或描世态人情,或展气节风骨,不一而足。(pptx9/pptx10)
活动一:大组竞赛,代表上台辨对错:
认真阅读下列诗句,分辨对错。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的打“√ ”,没有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打“X”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
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
3.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X)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X)
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X)
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X)
8.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 (√)
9.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
10.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X)
11.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
12.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
2、锋芒试露(pptx11)
请依据例句,从老师展示的事物中选取,或自由挑选其他的对象,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进行仿写。
(太阳、粉笔、蜜蜂、大海)(出示动图)
例:莲花,你是那么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请阅读拓展资料《浅析闻一多诗歌中的唯美主义思想》(散文百家2019年10期 王超奇),与闻一多的诗歌《死水》,写一篇400字的文学短评,谈谈你对《死水》的理解。(pptx13)
诗言志,文传情。闻一多先生写完《红烛》,即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最终倒在反动派的枪口之下。从那一刻起,他就身化红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革命的前路。愿我们心中都有一种物,化作你的精神信仰,顶天立地;愿我们心中都有一片光,昭示你的生命追求,山高水长。(pptx14)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