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切换分站

当前位置:

23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片段 集体备课大赛

金小琰
红卫小学
小学
语文
三年级
下学期
人教部编版
  • 1655
  • 5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海底世界》是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科普知识美文。课文以生动、有趣、准确、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美丽的海底世界。虽没有华丽的词藻,也不见雕琢的痕迹,但却以自然流畅的语言为基调,给人以亲切、热情的感受。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对生命、对整个大自然的热爱。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紧扣课题提出问题:“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的重点部分,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具体、生动、有序地描述了海底的光线、声音、动物、地貌、植物和矿藏,展现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图。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指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给学生留下一个整体、深刻的印象。

    教学工具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校生活,已初步形成了主动识字的意识和习惯,逐步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积极地搜集、整理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同时,三年级学生接触计算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们也不再仅仅满足于这些静止的资料,而是渴望自己去网上搜索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第四自然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活动方式,作者是如何进行说明的

    2. 能说出第四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3. 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第四自然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活动方式,作者是如何进行说明的

    2、能说出第四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方法

                                                                       海底世界

                                               海参图片                        列数字

                                               梭子鱼图片                     作比较

                                               乌贼和章鱼图片            

                                               贝类图片                         拟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知道了海面虽波涛澎湃,但海底却十分宁静,但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那现在就让我们继续参观海底,帮这些鱼儿们找到他们的好朋友吧!希沃白板课堂活动检测生字


    二、顺学而教,感受语言

       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动物活动方法教学内容与呈现技术相匹配

        师:太好了,鱼儿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你们知道吗?海底动物不但能发出奇妙的声音,它们的活动方式更是别具一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迅速浏览第四自然段(出示文段),把中心句找出来,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指名

        师:真是找得又快又准。下面就请你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看一看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写了哪几种海底动物,又是怎样写出他们的活动特点的。可以和你身边的同学交流,开始吧!

        预设1:海参,速度慢,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师:让学生了解一小时(一节课家两个课间)的时长,4米的距离就是两块黑板宽,这么长的时间只走了4米,你感觉怎样?作者用具体数字突出海参活动速度慢,这种说明方法叫做列数字。(黑板张贴:列数字)

        师:为什么这么慢?

        预设:因为伸缩爬行

        师:你们还见过其它动物伸缩爬行吗?(蜗牛、毛毛虫)因为这种独特的爬行方式使它前进的速度特别慢。瞧,海参慢吞吞的样子,多么可爱啊,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课文中有一种动物正好和它相反,是谁呢?(梭子鱼)梭子长什么样,我们来看看。再来看看梭子鱼,像不像呀?那哪位同学来和我们交流交流梭子鱼的活动方式呢?

        预设2:梭子鱼的速度很快

        师:课文是怎么说的?你又是如何感受到快的呢?

        生: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师:让学生感受几十千米很长(学校内圈跑道大概为250米,几千米相当于几十上百圈那么长的距离)火车速度很快,通过作比较让同学感受到快。(贴作比较)指名读句子。

        师总结:作者在写梭子鱼的时候用上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都是为了突出梭子鱼的快。

        师:海参和梭子鱼这两种海底动物截然不同,一种慢吞吞,另外一种风驰电掣,谁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读出它们不同的特点。指名读。还有哪些海底动物呢?哪位同学接着说。

        预设3:乌贼和章鱼,利用反推力后退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章鱼乌贼的活动视频)猜猜看,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突然迅速后退呢?是的,遇到危险的时候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在这里,作者没有使用明显的说明方法,只是抓住了乌贼和章鱼活动的特点进行了描述,谁来读好这句话呢?

        师:有一种动物特别聪明,你们知道是谁吗?

        预设4:贝类自己不动,巴在轮船底下

        对比出示: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移动。

        启发思考: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什么?

        小结:作者将贝类当作人来写,不仅让读者产生了亲切感,还可以使语句变得更加生动。(张贴:拟人)

        师:贝类一动不动就能去周游全世界了,只要它——巴在轮船底下,轮船去哪儿,它就去哪儿,多么聪明啊!什么是“巴”,你们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靠着就行了吗?

        预设:紧紧地贴着,一动不动吸附在轮船底下

        师小结:瞧,作者用词用得多准呀,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贝类的活动特点,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去旅行时的愉快和悠闲,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女生读。班级优化大师,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点评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四自然段,现在请你们拿出学习单把文段中提到的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写下来吗?

       希沃白板计时小工具,限时5分钟完成学习单

     

    动物

    活动方法

    海参

    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身子像梭子的鱼

    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穿梭前行)

     

    乌贼和章鱼

    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

    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希沃授课助手,利用投屏技术展示学生答案

           师:这些动物它们的活动:有点...,有的....可真是妙趣横生啊!现在我们试着把第四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四自然段,也请大家读了,那你能告诉金老师,学习这一自然段,你都有哪些收获吗?

        预设1:掌握了许多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这些说明方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预设2:知道了海底动物活动方式各有不同

        预设3:围绕中心句写具体

        总结:的确,我们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先找到了中心句,然后围绕着中心句知道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和贝类的活动方式,明白了作者在写的过程中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他们的特点写得更加形象生动了。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